最新主题
特别推荐
 关键字:  
 范  围:
您的位置: 首页>>文学作品>>查看文章

  无法判断的《无罪判决》
  来源: 海容在线    作者:  海容 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  】    

    无法判断的《无罪判决》,这是我读这部长篇小说尚未及半之时,隐约预计的读后所感。原本期望总揽全书,能够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之点来判断它。然而,我既硬着头皮又饶有兴趣地将此书一口气看到底,虽在思想上有所思考,但在艺术上颇不满足。对于这部《无罪判决》,该怎样评价其分量,最终还是无法判断。

    这主要是因为,我对当今的官场政治、市场经济、商场人际、情场风习以及与之相关的尖端科技,基本—无所知。虽也看过一些揭示腐败的案例,却总觉得它们说得并不透彻,闹不明白那些败类当初怎会获得权位?虽也懂得一些股票运作的规矩,却总感到另有黑手背后控制,没有门道的小老百姓何苦被人炒来炒去!虽也听到一些转型期时尚之世态人情的逸闻趣事,却总觉得时代烙印在所难免,老朽之人何必再去说三道四。至于如何识破高智商的隐秘犯罪,更是找不着北。

    而作家海容,对这些方面,则已经是了如指掌,并把握了其中奥秘。他把当今社会的热点方面,巧妙她糅合进一起反腐败案件。也可以说,《无罪判决》写的虽是反腐败案件,笔墨却涉及现实之中人所关注的诸多课题。亲情、爱情、友情,家事、公事、国事,交织成多彩的万花筒。这是一部主线单纯而内容宽泛的长篇小说,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,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、纷繁变幻的生存状态、波澜起伏的影视风格,看起来能令人如在目前又眼花缭乱,回肠荡气又动魄惊心。

    作品开头便抓住读者,是把纪律检查和公安侦破扭结在一起来展开的。江城突发惊人事件:纪委书记涉嫌受贿被捕而后失踪,他的女儿国外归来但另有人冒名顶替;靠集资运作的兴江公司与行贿有关联,其财务科长车祸身亡;数千名集资受害的职工在市委门前静坐要求还款……省上派来—位新任纪委书记秋原,这名年轻的女干部,面对的是一系列攸关黎民祸福,涉及国运兴衰的难解之谜。她有能力、有魄力、有决心、有信心破除迷雾、战胜险阻、伸张正义、重整河山吗?

    读者看这一类型长篇小说,与其说是想通过故事了解反腐败的进程和结果,毋宁说更多是要依靠人物及其所体现的机制,关注反腐败的力量和希望。腐败现已飙升成为诸多社会课题之中最为迫切和严峻的热点与难点,难就难在有没有清白人、执著人体现反腐机制的权威性、稳定性。看来,海容是想在这个难点上能够有所突破的。他把塑造反腐英雄列为作品的重点,力求刻画成功一个能够站得住的、令读者信服的纪检领导干部形象。因此,秋原便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。

    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。为了历练从而突现秋原,海客把以江城为中心的个别官员腐败,揭示得淋漓尽致:从市到乡,独霸一方,生杀予夺,横行无忌,个别当权者已变质为祸国殃民的混世魔王、吸血厉鬼。而笼罩在江城之上,另有高空弥天黑雾,那是级别更大的凶神恶煞。老爷子钟锦臣用权势蛊惑与控制一切:两大企业依靠他,搜刮民财膨胀物欲;市委书记投靠他,谋求升官扩大权欲;而他自己则享清福。这位权贵首长,可以不费吹灰之力,置秋原于死地。

    秋原之具体的却又在暗中的对手,则是她的顶头上司。这位昔日的同学,现实的妹夫,也在往死里挤对她。在江城市,市委书记郝哲遥,乃腐败之罪魁祸首,怎能容属下的纪委书记把清查的矛头最终指向自己。至于秋原意想不到的杀手,不过是一条地头蛇而已。乡长向礼衡,恶霸“乡里横”,自有打手代他动手:“臭娘们找死也不看看地方,再不赶快爬出去,我捏死你!”就这样,“满脸横肉将爬起来的秋原一次次打翻在地”。若非农妇山花拼死掩护,秋原将被炸得粉身碎骨。

其实,秋原早巳遭遇死亡。当她要把清查指向老爷子的女儿、实际掌管大权、狡诈而凶残的钟野时,预谋的车祸便先把她打落江底。若非她的司机舍身救助,秋原将跟她的前任、财务科长以及一切妨碍腐败滋长并逃脱法网的各色人物命运一样,被吞没于黑暗之中。她多次能死里逃生,只缘作家高抬贵手,虽然未免有失真实,但要靠她透露题旨。反腐败的力量和希望,凝聚在秋原身上,尽管她实际没有那么大的力量,也不见有多么大的希望,却仍不失为人们对反腐败的理想。

    所以,在后记里,作家不谈作品本身而讲民族性格:“我们祖先的血脉中一直奔突着英雄的豪气,正因这样,才有了我们民族比其他民早热千余年的历史。后千余年,虽茫然了自己,但英雄的血脉始终还在涓涓流淌,比如近百余年的沧桑,比如眼下不确定状态中为重整民族性格而忘我的人,应该为他们而鼓而歌。”海容心目中的秋原,是关中“秋天的原,一望无际的平川”,“这种奉百姓之希望,承上苍之重负的台基,也是我们民族性格的写照”。那上面,有“离离原上草”。

    那么,看来.作家便是有意这样编排的了:在小说里,秋原几次不死,江城市这一次反腐败最终能以亮色收场,并非源于必然,而是借助偶然。当郝哲遥开枪打伤秋原之夫,又烧毁作为证据的古画,惟一能够成为证人者,便只有他妻子麦晚收了。而她“向洞口那一线光明冲去”,却“不知道这次选择是不是正确的”。这就未免太悬乎了,从开篇“悬案悬办”一直悬到结局“无证判决”,假使不是麦晚收下意识地冲向光明,破解这一高智商的隐秘罪行,就真个没有任何证据了。

    当然,也许,这正是海容的良苦用心:腐败势力盘根错节,高智商的隐秘罪行,只靠秋原等人很难真正破解。从根本上说,反腐败也决非短期就能彻底解决,需要跟“依法治国”和“以德治国”齐头并进,激扬英雄血脉,振奋民族性格,才能再现朗朗乾坤。既然所写事例难以显示正义必胜,那就尽量揭示腐败之严重,以期警醒世人;赞颂与腐败斗争者之无畏与坚韧,也有鼓舞作用。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,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白乐天之原上草,写的也是民族精神。

    无罪而要判决,无奈而又坚决,这便是我读这部书所感受的。全篇以“无法结束的故事”作为结束,表明作品思想内涵,正是追求这种情味。这无疑有新意,但在艺术的取向上,却落入了旧套。作家把“纯正”、“通俗”、“影视”不同体裁与手法混合在一起,致使格调“四不像”了。虽然如此,毕竟好看,它能满足以情节奇巧为娱乐之读者的需求。对我这想从艺术途径感悟现实人生的读者,则既是饶有兴趣又得硬着头皮看下去了。这也是我对这部书无法判断的一大原因,艺术上的缺憾,实际上会消解思想上的收获。

海容在线    崔海容  海容       www.sina.com  新浪  www.163.com  网易  www.baidu.com  百度

海容在线 By hairong